第二百六十八章 大明不成,齐国公能成-《明末:我是神豪我怕谁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曾经带领大军杀穿了整个直隶和齐鲁的阿巴泰,带人赶去了济南。

    连洪承畴这个不要脸的家伙都被派去了开封,坐镇中原。

    这位于鞑清朝中虽然没什么实权,可地位还是挺高的。

    太子太保、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,入内院佐理军务,授秘书院大学士,成为鞑清一朝首位汉人宰相。

    在南明秦朗全都没心思掀起新的大战的情况下,鞑清因为阿济格的惨败而产生的影响,迅速被消散了掉。

    各地并没起什么乱子。

    但多尔衮很清楚,败了就失败了。人要认清失败接受失败,这样才能进步。

    所以病情稍有起色之后他就开始了着手筹备枪炮,然后又衡量方方面面,为汉军八旗新拉进来了上万军兵。

    比如王安就是其一。

    但得到这一消息后的王安却并没有露出多么开心的笑容,反而拉着李联芳喝起了就来。

    “咱们自家兄弟就不说什么套话了。哥哥我现在是真的羡慕贤弟啊。”

    如果时间能倒转回两年前,王安骤然遇到抬旗的好事,那肯定是美滋滋的。但现在他心里一点都不美。

    朝廷(鞑清)大肆的扩充汉军八旗,目的是要干什么,这早就传的沸沸扬扬了。

    也就是说王安他们在接下的时间里,在操习枪炮一阵之后,就要被拉上战场历经秦朗军的考验了,这不是找死么。

    王安一点也不觉得自己被操练一番之后,就能表现的比之前的汉军火枪手好,比乌真超哈好。所以这就是找死的买卖!

    “大哥多虑了。我鞑清天兵纵然遭遇了小折,可打起其他人来,那还是所向披靡。秦军再强,那只是孤单单的一支兵马而已,独木难支的。”

    王安把头摇了摇,“兄弟啊,这独木难支也是要分人的。当年的卢象升那叫独木难支,孙传庭也叫独木难支,但卢孙能比肩秦朗吗?那位可是财神爷。短短时间里兵马都能翻倍几倍,等到来年时候他就还会是少少的三万人吗?”

    “秦朗有钱,有粮,也有人,他就是扩充到十万二十万,也只是时间问题。倒时候这还叫独木难支吗?”

    “人家自己就是一片森林。”

    “你就看着吧。等到来年开春,那位爷必然会使人攻伐齐鲁。天知道朝廷打的赢打不赢呢。”

    “只要是齐鲁真打不赢,事情可就大发了。”

    李联芳很真实的点点头,因为他清楚齐鲁西部的重要性,这地方要是一丢,中原北直隶全都在齐国公的兵锋下,朝廷光是屯驻兵马就要多少人吧。

    而且还有一个麻烦就是,京城所需要的粮食怎么办!

    没有了运河,没有了江南的漕粮,京城里光是一个粮食就能要人命。

    现在清廷就只能从湖广走粮食送到赊店,然后再从赊店走陆路送到中原的周家口,再转贾鲁河送到朱仙镇送到黄河。

    黄河自然沟通着运河,可徐州那边被明军给卡着,鞑子的粮船就只能从黄河北上,在卫辉转陆路送上卫河,过大名府一直走到齐鲁的馆陶,然后进入临清州,这才算进了运河,才可以一直送到京城。

    想想看这粮食被一路送到京城,中间要废多少周折吧?也想想齐鲁西南部的重要性。

    如果齐鲁守不住,临清那边的运河就不能用。到时候粮食想要送去京城,鞑子就还要在大名府境内继续倒腾,从水转陆,再从陆转水。

    而就这还要一切都顺顺利利的才行。

    “大哥不看好朝廷(清)?”

    “倒还不至于如此。我就是担心啊。所以老弟现在一不是包衣二不是旗人,却是轻便。省的真有不好了被人清算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当日夜里。回到自己住处的李联芳抽出了一张纸写起了信来。

    这信是给上头看的。

    双方约定好了时间,如果到时候上头没有发现信,那立马就能断定李联芳出事儿了。

    明亮的烛光下李联芳很快就把书信写好,只是里头的内容与前头王安的表现严重的不相符合。

    上头一直想要李联芳跟着王安步步高升,却从没想过劝降王安。而今天李联芳却猛然的发现,这王安也并非不能劝降……

    可他没有向上汇报这个消息。

    这当然不是李联芳背叛了大明投降了鞑子,而是他在为自己考虑。

    别看王安是个狗汉奸,但李联芳却很佩服王安的明见。因为不是有王安引导着,他觉得自己战场上早就死八百回了。

    王安可是说了,这大明烂透了,是不成的,齐国公能成。

    而如果真是这样的话,李联芳觉得自己也是能跳槽的。

    他只是对鞑子生恨意,对齐国公可是感觉很好。——那是个大善人。

    只要不是鞑子进中原,换做齐国公当皇帝也不是不成。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