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千五百八十五章 农耕扩张胜游牧-《东晋北府一丘八》

     book chapter list     黑袍轻轻地叹了口气,说道:“看来,是弟子愚钝了,老祖您说得有道理,这人类与生俱来,从天地初开,女娲造人时就有的侵略性和扩张性,这是改不了的,人类为了生存,也需要捕猎,采集,或者是抢夺别的部落的资源,不过,地广人稀的时候,只要能自己独立生存,离其他的部落远一些,那是不是可以避免这种冲突呢?”

    说到这里,黑袍咽了一泡口水,继续道:“就象道家的理论,说什么道法自然,鸡犬之声相闻,老死不相往来,这些应该是正道修仙者们的理想状态,各个村落,或者说部落自己独立生存,或农耕,或游牧,靠天吃饭,不用去跟别的部落发生冲突,只要自己能活下来,那就可以,这样避免同类相残的事情发生,大家各供各的神明,各占各的地盘,岂不是两全其美吗?”

    斗蓬冷冷地说道:“我越来越觉得黑袍尊者更想要去正道修仙,并不想在我们天道盟呆着,也许,你开始就选错了路。”

    黑袍勾了勾嘴角:“事到如今,已经无法回头了,只不过我要考虑我们神盟以后的续存问题,毕竟大规模地靠杀人献祭的模式,以后行不通了,我们组织暴露以后,那历代的乱世中有我们的背后策划,造成大量的屠戮,以献祭诸神的方式,也不太可能再继续,现在能不能过得了刘裕这道关都难说,再说了,就算献祭了这么多人命,给天上的神明和祖先们,对你我又有何好处?连老祖都无法升到九天之上,更不用说我们了,斗蓬尊者,今天我们讨论的这些事情,已经远远背离了天道盟初始的很多规矩,早就够给天谴了,可老祖不都和我们继续在这样讨论吗,这说明他老人家也是在思考,也是在求变。”

    斗蓬叹了口气,喃喃道:“你说的也有道理,我等入天道盟的初心也只是想修仙长生,以何种方式实现,并无太大区别,如果不用屠戮这么多生灵人口也能成功,那何乐而不为呢,虽然说修仙需要抛弃人性,但就算是仙人看我等凡人如凡人看牲口一样,也不至于非杀不可,邪道诸神们需要人祭的原因是因为人类本身有天地间的灵气菁华,与其说是要杀人,不如说是要找一种取得精华的方式,既然正道诸仙们有这样的方式,还能存活得好好的,那我们也许可以找另外一条路,就象对老祖,不如我们现在只需要他老人家相助,集中供应他老人家的法力,先打败刘裕,消除这个眼前最直接的威胁,再徐图后事。老祖,您看如何呢?”

    老祖微微一笑:“你们有心去思考这神盟的未来,这是好事,我很高兴,刚才黑袍尊者说,只要离得远,不接触,就不会有矛盾和冲突,你是真的认同这样的理论吗?”

    黑袍勾了勾嘴角,说道:“也许,按上古时期,游牧部落居多,逐水草而居的那种情况,要四处迁徒,跟别的部落抢夺生存资源,但是转成农耕之后,那就可以自己安居乐业了啊,只要有水源,有农田,可以自给自足,那就不必靠了攻击别人而活,这种情况下,应该是可以达到这种理想状态的吧。”

    老祖笑着摆了摆手,说道:“那请黑袍尊者回答一个问题,周部落到了周原之后,按说到了你的这种理想状态了,转回了农耕,有着几百里的沃土,人口也不过万余,足以自给,那为何还要不断扩张呢,为何会从区区百里的周原之地,到季历时期发展成地方千里的西陲大国呢?农耕如果不需要对外扩张,抢占土地,这些地盘又是从何而来的呢?”

    黑袍有些慌乱,定了定神,说道:“那是因为周围的戎狄部落继续侵犯周部落,周人自卫反击,或者是叫上其他部落比如赢部落这样的商朝诸侯,联手反击,为了不留后患,干脆进一步进入这些敌对戎狄的地盘报复,最后这些敌对游牧部落呆不住,打不过,就只能逃跑了,这些地盘就归了周部落。”

    斗蓬也跟着说道:“还有周部落有为商朝捕获人牲这个任务,这点也很重要,只怕周部落也不完全是自卫反击,甚至越到后面,他们主动出击的次数会越多,因为越打越强了,不象以前那样全是被动挨打,而为了部落实力增加,人口变多,需要的地盘也是要越来越多,几千人可能百里之地就可以养活,但要是几万人,十几万人,那就是得几百里,上千里之地了。”

    老祖微微一笑:“你看,这不就结了吗?这种攻击性和扩张性,是不分游牧还是农耕的,游牧部落为了生存,四处迁移,逐水草而居,那是因为他们不换个地方,原来的水草消耗无法满足他们牛羊的食量,只能呆上几个月就走,如果当地的水草能持续地,一年四季地供应他们的牛羊啃食,那谁愿意四处迁移呢?”

    “只是农耕其实也是一样,农耕产出的粮食,看似稳定,但也会面临人口会迅速增加的结果,人口一旦过多,那必然原来的土地承载量不够,这就需要更多的土地,那结果就是得向外扩张,占据更多的地盘,不是说羌狄不来打周人,周人就可以永远呆在那周原百里之地,他们人口多了,一样会去抢羌狄的地盘,而且,这地盘是占了以后就不会走了,甚至要变成农田,而不再是草场。”

    老祖说到这里,看着微微点头,显然已接受这一说法的黑袍,继续说道:“草原变农田,也不是这么容易的,开荒之初非常艰苦,先要附近有水源,然后要烧草露地,以草木灰作为肥料以增地力,还要再反复地犁地除石,甚至是借用牛羊粪便以增加肥力,数年之后,才可以作为农田耕作,除此之外,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引水灌溉,需要把附近的大河里的水,引进沟渠之中,以灌溉农田,无水则一切农作之事都不用想,这就需要大量的人力,需要专职从事农业之人,五谷的回报,从来不是这么容易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