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09章 完美地解决-《港娱:功夫之王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 book chapter list     尽管首映会上一片好评,但《孤胆特工》卖不卖座,还需要市场的检验。

    因为对于香港传统的动作片和枪战片来说,这部电影的反差太大了。

    主角的造型没有港片里最拉风的身披风衣,手持双枪。

    打起来没有无限子弹,没有慢镜头,没有各种物品被子弹打得粉碎的特写。

    肉搏的时候没有华丽的招式,都是近身短打,刀刀见血。

    刘桦以一种冷峻孤傲的形象出现,全程冷着脸装逼。

    只有最后一个镜头,拥抱小米的时候,才露出了一抹笑容。

    为了保险起见,杨叶才特地给这部电影弄了个首映礼。

    按说杜琪峰和刘桦这两年都扑穿地心了,有戏拍就不错了,还弄个屁的首映礼。

    杨叶不仅给他们弄首映礼,还找了一大堆业内人士来观礼。

    然后就开始宣传造势,一帮笔杆子回去之后就开始写《孤胆特工》的影评,称这是一部与众不同,又特别经典的影片。

    首映礼上的一些言论和观点,也被媒体不断引用,到处扩散。

    黄霑说的“耍帅也是一种演技”、“拍了这部戏,会有更多女人爱你”,让刘桦的粉丝兴奋不已。

    毕竟刘桦已经扑街两年了,她们都希望刘桦这次能够打个翻身战。

    于是,一个个都成了人肉宣传机,到处安利。

    而杨叶说的“现在的港片文戏太赶,武戏又太拖”,“希望文戏做足铺垫,武戏恰到好处”等希望能够改变电影格局的言论,又引起了无数影迷的共鸣。

    其实这个年代很多惊天大扑的电影,比如《新碧血剑》、《东方三侠》、《一刀倾城》……放在后世,都是非常不错的动作片。

    但现在的观众真的是好东西吃腻了,迫切地需要换换口味,不免就对刘桦这部《孤胆特工》期待起来。

    如果不是杨叶这个挂逼,就算这个年代的杜琪峰真的有这个剧本,也是很难拍出来的,因为投资人可能会不敢投。

    就算投了,也是很小的规模,勉强拍出来,也不敢大规模宣传。

    最后就只能靠口碑去逆袭,而口碑逆袭是一个很玄学的东西,质量好的电影,未必能成功逆袭。

    比如杜琪峰后来的代表作之一,《枪火》。

    投资只有250万,演员都是他用自己的脸请来的,制作周期只有三个星期。

    为了省钱,他要求几个主角必须一遍过,只有刚拍戏不久的林雪可以NG。

    但有了杨叶这个挂逼,他拿出的东西都是经过市场检验的,曾经成功过的。

    所以制作规模、宣传规模都可以敞开了搞,拍摄的时候也可以精益求精。

    而且,杨叶这些年的不败经历,无形之中也给了许多人无穷的信心。

    杜琪峰在93年拍一部扑一部,公司都扑没了,已经没人请他拍戏了,94年挂空挡。

    但是杨叶把他找回来,他立刻满血复活,化身大导演,仿佛从来没有扑街过。

    请演员的时候,无论咖位大小,没一个拒绝、推迟的,都是想办法空出档期来配合他。

    就连在美国拍戏的梁家挥,也硬是抽出了一个星期的时间,回香港客串了一波。

    这些年,杨叶已经给人们形成了一种刻板印象。

    只要是杨叶主导的电影,第一不差钱,第二票房爆。

    赚钱又扬名,大家都抢着拍,傻子才会拒绝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进入八月,《黑客帝国》已经在世界各地的边边角角上映完毕,累计票房5亿美元。

    这是他继《终结者2》、《终结者3》之后,第三部全球票房破五亿美元的电影。

    这么多年的口碑不断累积,让他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打破了人种的界限。

    像《功夫》这种比较东方意象的片子,原时空周星池拍出来只有1亿美元票房,杨叶拍出来就有3.8亿美元。

    除了片子出得早,这个年代特效还没有泛滥,给人的新鲜感足之外,他超强的票房号召力自然也是重要的因素。

    《黑客帝国》在动作上延续了《功夫》的华丽风格。

    又加入科幻元素,不仅视觉效果更加华丽,还紧扣时代脉搏,讨论人们最关心的计算机问题。

    在电影的内核上,又融合了世界各地的哲学元素,看起来非常有内涵。

    内外兼修,各方面都极为优秀,终于使得三部曲在首部就突破了五亿大关。

    此时,《头条日报》的发行量已经突破了七十万份,达到了原时空那份《头条日报》的高度。
    第(1/3)页